关于征求《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 |||
索引号:01165954-8/2018-00090 | 发文字号: 锡文体新广函字〔2018〕65号 | ||
发文机构:文体旅游广电局 | 信息分类:函 | ||
概述:关于征求《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 |||
成文日期:2018-06-11 00:00:00 | 公开日期:2018-06-11 00:00:00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有效 |
关于征求《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锡林郭勒盟发展改革委、教育局、旅游发展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盟冰雪运动繁荣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提高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我局研究草拟了《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将《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以正式文件形式于2018年6月29日前反馈到锡盟文体新广局群体科。
联 系 人:刘 洋
联系电话:0479-8286077
电子邮箱:xmwtjqtk@163.com
附件:《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征
求意见稿)
2018年6月11日
附件:
锡林郭勒盟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我盟冰雪运动起步平稳,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以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以开展冬季全民健身为动力,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冰雪健身活动。为推动我盟冰雪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冰雪运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 - 2025年)》,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基础
群众冰雪运动基础良好。我盟有良好的冰雪运动传统,滑冰、滑雪、冰球等活动备受群众喜爱,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逐年增长。群众性冰雪那达慕、冰雪节等活动日益丰富,冰雪运动形式逐渐多样。积极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积极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青少年阳光体育冬令营”活动,连续12年举办全盟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
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提升。我盟参加冰雪运动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需求提高,训练水平提升,成绩有所提高。在全区、全国比赛上都有所突破。冰雪运动产业逐步发展。我盟已形成以冰雪体育旅游为核心、冰雪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冰雪产业发展格局。冰雪健身休闲运动参与需求旺盛,冰雪竞赛表演需求不断增加,冰雪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消费水平明显提升,冰雪装备制造业增长空间持续扩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冰雪场地设施不断健全。我盟现有滑雪场4座、滑冰馆1个,户外天然滑冰场7个。
我盟冰雪运动具备良好的资源和群众基础,但仍存在着群众冰雪运动尚未全面普及;冰雪竞技运动队基础较差;冰雪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数量少、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突出锡林郭勒地域文化特色,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冰雪运动发展模式,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助力2020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锡林郭勒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立足现状,科学规划。立足各地冰雪运动发展现状,结合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规划、城乡人口结构等因素,合理规划冰雪场地设施布局,科学制定冰雪运动发展重点项目。
全面普及,优化提升。以学校为基础、青少年为重点,全力引导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推广特色冰雪运动项目,丰富冰雪赛事活动。优化冰雪产品供给,培育和开发冰雪运动消费市场,满足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冰雪运动需求。
多元融合,协同发展。统筹全局,科学谋划,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利用区位优势,推动我盟与盟内外冰雪运动协商发展,促进冰雪运动与健康、旅游、文化、医疗等相关产业的多元融合。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冰雪运动发展机制。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盟参与冰雪运动人数显著增加,冰雪竞技水平明显增强,冰雪运动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冰雪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努力将我盟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魅力冰雪之都。
2.阶段目标
——普及推广阶段( 2016-2020)。至2020年,全盟冰雪运动普及广泛深入,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25万人。各旗县市(区)业余体校积极开展冰雪运动,促进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参加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运动成绩超过上届。全盟冰雪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各类冰雪运动的产品进一步丰富,服务和设施进一步完善;各旗县市(区)要有1片室外滑冰场,有条件的旗市(区)要建1片滑雪场,要满足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需要。各旗县市(区)要利用公园、公共体育场、城市河流及合适的公共用地浇注滑冰运动场地,为冬季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平台。
——全面提升阶段(2021—2025)。冰雪运动普及全面提升,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达到35万,各旗县市(区)业余体校全部开展冰雪运动;冰雪竞技水平全面提高。冰雪运动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冰雪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25年,全盟冰雪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各类冰雪运动的产品进一步丰富,服务和设施进一步完善;冰雪场地设施全面升级改善。各旗县市(区)要有1—2片室外滑冰场,全盟多数旗县市(区)都建有1—2片滑雪场,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需要。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普及推广冰雪运动
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项目。打造特色冰雪品牌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冰雪健身活动,将蒙古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与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型系列活动有机融合,继续举办“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乌珠穆沁马文化节”、“苏尼特左旗戈壁之舟骆驼文化节”、“苏尼特左旗浩瀚宝马文化节”、“锡林浩特欢乐冰雪节”、“二连浩特冬季那达慕”、“阿巴嘎旗冰车、冰上自行车比赛”“苏尼特右旗骆驼文化节 ”、“正蓝旗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镶黄旗蒙古族传统冬季赛马比赛”、“多伦县冰上赛龙舟”、“蒙古族传统射箭比赛”、“祭敖包仪式”等独具当地特色的传统体育赛事。同时,各苏木镇充分调动广大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举办各类小型那达慕,初步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冬季项目发展新格局。
努力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教育、文体部门积极配合,落实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以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为龙头,共同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课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引进冬季运动体育教师;举办以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越野滑雪为主的青少年冰雪赛事,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以政府采购、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励社会性组织开展冰雪运动教学、培训活动。
创新发展冰雪健身项目。推广和普及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冰雪运动方式,如:冰雪自行车、冰雪大轮车、冰上龙舟、冰雪车、打陀螺、雪地摩托、雪地拔河、雪地足球、冰雪那达慕等活动,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机关、进厂矿、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家庭等,不断满足群众冬季健身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冰雪运动项目开发,加强与蒙俄冰雪运动交流交往活动,推动冰雪体育文化传承发展。
加强冰雪体育组织建设。成立盟直和旗县市(区)冰雪运动协会,鼓励民间体育社会团体的参与,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经常组织群众参加冰雪体育运动,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要支持各级冬季体育协会开展群众冰雪运动,冰雪体育组织要经常组织群众冰雪健身活动,政府部门和社会要积极支持他们工作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冰雪运动健身指导。将冬季项目社会指导员纳入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加大冬季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定计划加强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增强全盟人民冬季科学健身能力方面的作用。
(二)稳步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优化冰雪竞技项目布局。重点发展基础较好的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越野滑雪等项目。各旗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冰雪运动项目,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多伦县、正蓝旗重点发展速滑、冰球运动;西乌旗重点发展越野滑雪运动。其他旗县市(区)也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冰雪运动项目,增强竞争优势。
加强冰雪专业教练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养本土教练员的工作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定期举办冰雪教练员、教师培训班,提高执教能力和实战水平。有针对性的引进冰雪运动优秀教练员,快速提升重点冰雪项目的运动水平。制定科学、完善的教练员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起一支理念先进、方法有效、素质较高的教练员队伍。
做好重大冰雪赛事备战参赛工作。积极备战2018年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冬季项目比赛及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参赛任务,制定重点赛事备战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分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运动员、教练员队伍的集训和参赛交流等工作,提高运动水平,争取创造优异成绩,为全盟人民争光。
教体结合,共同抓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全盟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形成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年龄层次衔接有序、项目结构多元、训练规模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教育、文体新广部门要密切合作,培养业余体校后备人才梯队,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选拔和培养冰雪竞技后备人才。
积极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提高竞技水平。各中小学要积极响应党中央 “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开展青少年迎冬运上冰雪系列活动。有条件的旗县市(区)要设立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传统项目学校,引导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寒假期间举办体育冬令营和冰雪运动训练活动,提高冰雪运动青少年参与率;每年定期举办全盟、各旗县市(区)青少年冰雪运动竞技比赛,推动冰雪运动深入开展;积极开展与周边省市及盟内外的青少年冰雪运动交流活动,促进冰雪运动水平提高。
(三)加快推动冰雪体育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冰雪竞赛表演市场。积极承办国内外高水平专业冰雪赛事,培育滑冰、冰球、单板滑雪、越野滑雪等观赏性较强的冰雪运动品牌赛事,打造自主品牌。鼓励有条件的旗县市(区)申办国内外高水平越野滑雪、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赛事。巩固和提升冰雪那达慕、大众滑雪、百万青少年上冰雪、青少年冬令营及民间传统冰雪健身项目的竞技观赏水平,邀请国内外优秀冰雪运动员到我盟交流展演,打造赛事品牌,培育体育赛事产业。
扩大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冰雪体育产业,在体育场馆建设运营、公益健身服务体系、群众性体育比赛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培育扶持一批优秀冰雪体育企业,邀请和吸纳国内有实力的冰雪体育企业到我盟进行投资和发展。推动冰雪体育产业与民族、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业态,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积极促进冰雪体育消费。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加大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滑冰、冰球、滑雪等有发展空间的冰雪体育项目,支持冰雪健身、旅游、培训、器材销售等业态发展。积极推动各类冰雪运动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冰雪健身消费。
增强冰雪体育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依托我盟自然冰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冬季那达慕等冰雪体育项目。积极支持和提升西乌旗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那达慕,锡林浩特市“我要上冰雪”系列体育活动,多伦冰雪航空节、冰雪越野跑精英赛,“欢乐冰雪—健康二连”群众冬季冰雪系列活动,东乌旗“银色乌珠穆沁”冬季那达慕,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湖冬季环湖汽车拉力赛,苏尼特左旗“戈壁之舟”骆驼文化节暨冬季那达慕系列活动,苏尼特右旗冬季骆驼文化节,太仆旗冬季冰雪系列体育活动,正镶白旗冬季察哈尔搏克比赛,镶黄旗冰雪那达慕,正蓝旗“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乌拉盖雪地足球赛等各旗县市(区)开展的群众参与广泛、组织实施规范、社会影响力较大、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群众性冰雪活动赛事和品牌,积极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
加强群众性冰上运动场地建设。支持各旗县市(区)利用公共体育场地、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开阔空间在冬季浇筑冰场或建设可拆装式滑冰场。鼓励利用河道、湖泊等自然水域资源和城市水系开辟天然滑冰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对现有场馆、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轮滑场地等进行改造,推广建设可拆装滑冰场和仿真滑冰场。
完善群众性雪上运动场地设施。支持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多伦县等地,进一步提升现有滑雪场软硬件水平,完善配套设施,满足群众开展雪上运动的同时兼顾雪上竞技项目的训练、比赛功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雪上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鼓励各旗县市(区)依托室外活动空间建设以娱乐、体验为主的冰雪乐园。
加大冰雪竞技场地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大力推进符合冰雪运动项目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场地设施建设,以耐力型冰雪运动项目为主,满足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冰球、冰壶、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需求。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文体部门牵头,发展改革、教育、旅游、财政、税收、金融、国土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冰雪运动发展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做好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协调推进冰雪运动和冬季全民健身的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冰雪运动当成建设健康锡林郭勒,造福百姓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政策支持和人财物保证体系。要设立冰雪运动发展专项经费,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将发展冰雪运动和体育产业的政策落实到位,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财力支持冰雪运动发展,建设一些场馆,开展冰雪运动和冬季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支持冰雪运动设施建设、运营的财政和投融资政策,完善冰雪体育企业及冰雪运动服务社会组织在税费、水电气等方面享受优惠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冰雪体育产业。
(三)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冰雪运动人才体系建设,实施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建设工程。加快冰雪运动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保障团队建设。积极展开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横向合作,建立健全优秀教练员、裁判员引进机制和培训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社团俱乐部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我盟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设立冰雪运动专业;鼓励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冰雪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支持退役运动员接受再就业技能培训;推动校企合作、体企联姻等融合发展,共同培养冰雪运动人才。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冰雪体育文化氛围,引导群众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和消费习惯,积极参与冰雪运动。根据实际需要,对冰雪运动优秀企业、学校、俱乐部等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推动全盟冰雪运动健康蓬勃发展。
(五)加强督促检查。各旗县市(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将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等工作纳入到本地政府工作日程,进行督察,确保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