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旗是蒙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阿巴嘎部落悠久的发展历程。阿巴嘎旗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潮尔道之乡”,并有4人被命名为区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为充分挖掘、更好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阿巴嘎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阿巴嘎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明确普查方向、重点,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普查队,专门开展此项工作。
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阿巴嘎旗克服资金紧缺、人力不足等困难,按照先远后近、先难后易的工作步骤。田野普查队员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利用大半年的时间,两名田野普查队员自带干粮,走苏木串嘎查,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全旗6个苏木镇71个嘎查的田野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行程2万多公里,走访牧民5600余人,记录了10万余字的资料,300分钟录音,收集到约50多种珍贵的敖包祭祀方法、祭火、祝福五畜,以及大量的民间代代相传的充满了民族特色的传说、故事和民间谚语等,基本摸清了全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
田野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结束后,阿巴嘎旗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认定、分类和登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整理出成吉思宝格都山敖包祭祀、阿巴嘎传统服饰、阿巴嘎潮尔道等44项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去年11月予以公布,汇编成阿巴嘎旗非物质文化名录。申报“潮尔道”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将收集到的材料全部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