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6月7日至9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学院温都苏院长、李崇辉教授应盟委、行署的邀请,来锡盟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考察。温院长一行在盟文化部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贝子庙、锡林郭勒文化园、荣华园手工艺品一条街、职教中心等,对锡盟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盟行署副盟长孙俊青主持召开由文化、广电、旅游、教育、民族宗教、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各部门和单位就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布局,艺术品、工艺品加工制作以及城市建设中雕塑艺术的运用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锡盟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还是基础设施优势,在全区、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流的,但是,目前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都是中、小、微型企业,甚至大部分是小作坊式的,小、散、烂是典型特征,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中,不成规模,更谈不上形成产业链的问题,政府扶持、金融支持的许多优惠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文化企业发展遇到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积极有效的进行整合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有意识、有重点的扶持骨干企业发展是当务之急。温院长就目前高校学、研、产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进行了阐述,同时强调,高校将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从多方面与锡盟开展合作,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与服务是当前首要的任务。此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弄清楚锡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定位是什么,这一点也是我们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只有把思路和定位弄清楚了,我们才知道从哪里着手和服务。另外,文化产业必须要有文化产业的做法,锡盟资源独具魅力,要用自己独特的一种模式去运作,不仅要有品牌意识、品牌战略,更要有政府的宏观指导、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调研和座谈,温院长认为,锡盟与内蒙古师大雕塑艺术学院应先搭建全面合作的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抓项目、抓任务,尽快见成效。第一个抓手就是当地的沙产专利,将专利转化,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投资少,效益高,今年内应该能成型;第二个就是马头琴、皮毛、木雕骨雕等,选出能够代表锡盟的东西集中打造,要扶持企业最有优势的是皮、角类,这个企业别的地方没有,师大有研究所,下面还有一个工作室。市场好不好,取决于产品。
孙盟长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专家市场分析结果后讲话,她说,锡盟邀请内蒙古师大温院长一行来锡盟考察,主要是想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一些事情,两家有合作的空间、合作的领域与合作的项目。从锡盟来讲,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目前转化的力度还不够,数量不多、档次不高、水平很低,这样很难做大。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层次认识上不到位,通过座谈,达成了共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先抓项目,抓什么项目,盟市两级文化、旅游部门要做一些摸底调研,有什么企业,有什么资源,要了解掌握。我们不能坐而论道,要起而行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锡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产业科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