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近年来,我盟体育事业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盟级抓品牌、旗县抓特色、群体抓活跃、竞体抓尖子”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盟不断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锡林浩特赛马场、二连浩特综合体育馆、镶黄旗体育馆、阿巴嘎旗搏克训练馆、乌拉盖体育馆等一批体育场馆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盟共建成体育馆31个,功能完善的室外体育场地132个,健身广场32个、健身站点81个,健身路径167条,已覆盖全盟各旗县市(区)。2011年,总投资预计8亿元,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锡林郭勒盟体育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包括体育场和篮球馆,游泳馆,网球、羽毛球馆,射箭、门球馆四个功能区。目前,“一场四馆”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精装修,建成后,将成为我盟承办2013年全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场馆,同时也将是满足锡林浩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又一重要场所。
竞技体育硕果累累。我盟高度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断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盟建成以锡林郭勒民族体校为龙头的4个自治区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0个训练网点,7处盟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训人员达1000多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盟籍运动员张小平为自治区实现了在奥运史上奖牌和金牌双零的突破。2009年,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盟籍7名运动员收获4枚金牌,占自治区代表团获得金牌总数的一半,为自治区争得了荣誉。2010年,在第十二届全区运动会上,我盟代表团参加摔跤等11个大项的比赛,获得金牌38枚,是上一届金牌总数的3倍多,名列全区金牌榜第九位。2011年,我盟运动员参加全区青少年锦标赛12大项,共获46枚金牌。今年,我盟组队参加2012年度全区青少年柔道、举重、跆拳道、国际式摔跤、射箭、拳击、田径、武术散打、篮球、足球锦标赛,共获得28金28银54铜以及95个前八名的好成绩;参加2012年度全区青少年射箭、乒乓球、柔道、拳击、国际式摔跤、跆拳道冠军赛,目前已获21金、19银、31铜的好成绩。2009年以来,我盟相继承办了全国男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全区青少年射箭、拳击锦标赛,国际式摔跤冠军赛等一系列国家、自治区级重大赛事,积累了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在发展群众体育方面,我盟以贯彻国家、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全盟每年开展的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近千场次,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逐年增多,篮球、乒乓球、门球、太极拳(剑)、棋类等项目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目前,全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约占常住人口的38%,各级各类体育协会8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1000余人,各类健身活动站点81处,全盟70%的城市社区和43%的嘎查村安装有健身器材。一批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得到盟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的表彰奖励。西乌旗巴彦乌拉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评为“亿万农民健身先进单位”;西乌旗杰仁苏木、二连浩特市乌兰街道办事处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乌旗巴雅尔巴特尔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锡林浩特时尚俱乐部获“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称号等。2012年,我盟组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体育大会,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在我盟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资源优势,近年来,通过举办“那达慕”、游牧文化节、草原文化旅游节、民俗风情节等特色活动,使民族传统体育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我盟实现了蒙古族“男儿三艺”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三项大满贯,使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持续发展的前提。2011年,我盟将蒙古族搏克、赛马、射箭综合为蒙古族“男儿三艺”比赛,在赛事规则、奖项设置上进一步细化,使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民族传统项目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获得巨大成功。目前,我盟已连续成功承办了两届全区蒙古族“男儿三艺”大赛。我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直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民运会、农运会、全国体育大会,获得了诸多荣誉。2011年,我盟组队代表自治区参加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在民族式摔跤项目中,获得1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一等奖获奖数占到了自治区代表团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二,创下自治区参加全国民运会的最好成绩。2012年,我盟与自治区体育局联合主办了全区首届摔跤大会,摔跤大会将民族传统项目和奥运项目有机融合,在规范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为奥运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上,我盟下大力气做好训练基地建设。2012年6月,我盟的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搏克基地、东乌珠穆沁旗搏克基地、二连浩特市策格文化风情园马术基地被命名为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2013年,我盟将承办全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将是我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我盟力争组队参加所有竞赛和表演项目,争取在本届赛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推动我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体育产业生机盎然。近年来,我盟以体育彩票销售为主的体育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盟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全盟共有体育彩票投注站200个,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体育彩票累计销售7.3亿元,筹集公益金4000多万元,公益金全方位资助了公益事业,在支持全民健身、培养人才、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为我盟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我盟体育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发展新篇章,全盟广大体育工作者将深入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努力推动全盟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强盟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