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09年,面临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盟召开等大事喜事,为集中展示我盟60年来文化发展成果提供了难得机遇。按照盟委、行署要求,全盟及早谋划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力求扎实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开展好系列大型迎庆文体活动。重点打磨《草原记忆》、《大元盛世》、《天赐锡林郭勒》、《姑娘湖》等大型献礼剧目;组织开展全盟乌兰牧骑集训、第十五届全盟乌兰牧骑会演,着力提升乌兰牧骑整体演艺水平,参加自治区组织的第五届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积极开展“乌兰牧骑全国行”、“文化入台”等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提高和扩大文化影响力;依托“蒙元文化苑”举办大型文化系列展览、展示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全盟“歌唱祖国”大型群众歌咏比赛,承办全区自由跤锦标赛,举办第二届全盟牧民迎新春文艺晚会,第三届锡林郭勒草原歌手大奖赛,第五届全盟搏客排位赛,第二届全盟蒙古象棋赛、第二届全盟青少年自由跤锦标赛,首届全盟射箭锦标赛等文体活动。形成迎庆良好氛围。
二是着力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五大工程为抓手,重点完成58个苏木乡镇文化站、188个嘎查村(社区)文化室、6个旗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60个嘎查村草原书屋、50个农牧民体育健身点及旗县重大文体和“两馆”续建项目建设任务,不断提高现有场馆利用率;借助国家拉动内需有利时机,认真编报一批重大文化体育项目,建立文化体育项目库,年内争取申报成功几个大项目;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深入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创建命名一批先进文化旗县市、苏木乡(镇)、文化家庭和文化牧户;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断延长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扩大覆盖面,年内召开全盟基层文化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典型经验。
三是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优先重点做好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编制、建设保护、宣传动员、组织申报等基础性工作;全力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及资料录入工作,积极申报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首批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筹备上报第二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绘制“非遗”资源分布图、编写“非遗”普查图集、举办“非遗”系列展,成立锡林郭勒蒙古族长调民歌协会,完成中蒙两国长调民歌联合田野调查,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域申报工作,组织那达慕申报世界非遗代表作,更好保留民族文化精髓。
四是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快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区域间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和版权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合作交流,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维护运用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设立举报电话,聘请关工委老干部充当社会义务监督员,实施娱乐场所“阳光工程”,巩固“三市一盟”(赤峰市、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锡林郭勒盟)反盗版联盟机制,实行文化、新闻出版、体育统一执法。净化优化文化市场。
五是稳步推进文化内部改革。重点推进文化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即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分配机制,分类确定改革方向、重点和具体要求;准确定位文化行政职能职责,推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社会“三个转变”,全面履行好各项管理职能;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做好电影管理体制调整划转工作。激发文化创造力。
六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筹备设立文化产业工作机构和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范文化产业基础统计数据,制定完善税费、培训等优惠政策措施,扶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一体化文化产业链条;在文化设施集中区域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整合各类文化元素,组织民族文化产品展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体育彩票销售产业,稳步扩大市场容量;加强文化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扶持民间、企业和社会团体兴办文化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七是全面加强体育工作。群众体育方面,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力打造“锡林郭勒全民健康工程”,组织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弘扬传统体育项目,做大做强射箭项目。竞技体育方面,建设功能齐全的各类体育场馆,积极备战第十二届全区运动会,参加各类竞技体育单项比赛,大力发展冰上、马上运动项目,狠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培养输送工作。力争实现体育优势项目新的突破。
八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激励、保障等制度建设,重点抓紧培养创作、编导、演出经纪人等各类紧缺艺术人才,重点办好已经开学的两个文博班;配齐、配强专兼职文化干部,加强业务培训,合理分流演艺人员,培育和发展农牧区文化组织,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