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把展现厚重历史文化,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作为推进文化强县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精巧布局,巧打5张精美文化名片,从历史文化名镇的塑造,到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展示;从文化精品工程的力推,到历史文化书籍的传播,无不承载着文化符号,全面展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巧打中国历史名镇牌。多伦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全面展示。近年来,按照“旧城求古,新城求洋”的建设思路,加大见证多伦历史的文物古迹修复力度,在制定城镇发展整体规划中,尽可能地保留古城老街历史文脉,使现代城镇建设与历史文物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城镇历史文化的吸引力、辐射力。先后投资1600万元,重点对汇宗寺、山西会馆、多伦清代古建筑群等古迹进行恢复性修复工作。经过近10年的不间断保护性修复,汇宗寺、山西会馆、清代古建筑群相继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大限度的恢复了原貌。特别是2008年入选国家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多伦巧借这一品牌优势,大打文化牌,以打造中国北方的宗教、寺庙旅游中心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投资2000多万元对山西会馆及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力争打造成为多伦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新亮点。
巧打文化建筑标志形象牌。近年来,多伦做足“一个城镇有了水就有了灵气”的文章,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绿城,充分利用城镇有山、有水、有湿地、有湖泊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结合,设计精品,建设精品,融城市于和谐文化之中,纳文化自然于城市之间,处处彰显文化的博大、精深。青砖砾瓦飞椽及吉祥图案等古老的清代建筑标志元素,体现在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上。先后投资近2亿元建成的文体中心大楼、体育馆、灯光篮球场、网球场等标志性文化建筑更是别具特色,成为展现城镇新景观。新建的文化公园、龙泽湖公园、湿地公园、沙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等五大公园,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增添了城镇新气象,城镇品味不断提升。
巧打群众文化活动牌。已形成多伦诺尔冬季冰雪节,第二届天津-多伦“情系滦河”汽车集结赛,第十二届草原文化旅游节、多伦庙会,第三届内蒙古环多伦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等四季鲜明的品牌文化活动。多伦诺尔冬季冰雪节。举办速度滑冰、冰车、冰陀螺等冰上运动赛事,进行大型冰雕、雪雕展览,使沉寂多年的冰上运动重新焕发活力。第六届情系滦河“江山杯”绿色环保汽车集结赛多伦站比赛。以“情系滦河源头 ”为主题,在文化公园举办了趣味汽车赛活动,并有100辆自驾车和300名天津市民赴上都河源头进行了保护滦河源头“江山杯”植树活动。第十二届草原文化旅游节、多伦庙会。组织了“彩色周末 激情广场”——多伦消夏广场群众性文化系列活动,此项活动融合了群众演唱、民间艺术、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集中展示多伦的新风貌、新形象,为建设文化大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传统庙会,组织了传统农历六月十五晋剧演出活动,聘请国家一流演出团体——山西大同市晋剧院激情演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第三届内蒙古环多伦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新疆、黑龙江、广西、广东等区内外44支代表队的153名运动员参加,冒雨完成了城区荣誉赛和环湖公路赛共58公里的赛程,还吸引了法国、美国、台湾等选手参加。本届赛事与前两届相比,呈现出比赛里程长、挑战性大、参赛代表队多、整体水平高等特点。
围绕主题活动,多伦组织了迎新春文艺晚会、“金牛闹新春农牧民大联欢”多伦专场新春晚会,正月十五庙会、焰火晚会、猜灯谜、冰雪节画展,以及信鸽、钓鱼、篮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掀高潮的繁荣景象,使群众真正能够广泛参与,全县体育人口已达40%。初步统计,多伦每年组织的各类大小型活动达百余次,参与群众达4万人次。
巧打文化书籍牌。多伦诺尔厚重的历史,为文化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多伦围绕这段历史出版了大批珍贵历史书籍。《多伦文史资料》、《多伦诺尔故事》、《漠南商埠多伦诺尔》、《康熙会盟》、《汇宗寺》等书籍的相继出版,为了解多伦历史提供了便捷,成为多伦对外馈赠和宣传展示的重要渠道。此外,出版了庆祝共和国六十岁华诞的献礼工程“墨香飘名镇 丹青绘古城”---多伦诺尔书画集,该书画集收录了我县106幅书画精品,也为文化大县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巧打文化精品工程牌。多伦倾力打造大型音舞诗画《姑娘湖》,历经2年的创排,投资200多万元的,音舞诗画《姑娘湖》已于2007年8月与广大观众见面,并在盟内演出多次,为进一步完善舞剧质量及提升档次,先后聘请了内蒙古歌舞剧院和内蒙大学艺术系专家进行剧本修订,准备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走市场化运作之路,为全县的旅游、大型庆典和对外交流工作服务。
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期间重点推出以构建和谐多伦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在多伦龙泽湖公园水上舞台拉开帷幕。蒋大为、曲比阿乌、李扬等著名演员联袂演出。这是多伦继舞剧《姑娘湖》之后推出的又一重点剧目,进一步提升了多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