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基本情况
2016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西乌珠穆沁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全民健身条例》,着力推进全民健身的组织建设、场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不断提升全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情不断高涨,推进健康西乌珠穆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评估方法
根据国家《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锡林郭勒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西乌旗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文件为依据,围绕全旗7个苏木镇、6个城镇社区全民健身实施情况进行。
实施效果
(一)体育场地设施方面
全旗健身活动场地总面积达到21.1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1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的体育馆,内设篮球场、乒乓球室、摔跤训练场、羽毛球场、射箭场和健身房一体化的体育馆,并实现免费开放。投入2800万元建成面积达8339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建成后,日活动量达1000多人次,改善了全旗老年人健身活动条件。西乌珠穆沁旗体育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后期运动场面层施工阶段,此项工程的投入使用,将为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提供更便利的场所。
(二)体育社会组织方面
为促进体育专业水平提升,加大体育社会组织力度,建立健全旗单项体育协会以及相关人群体育协会,全旗现有各类运动协会、俱乐部21个。成立的体育社会组织,能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各种单项体育赛事活动,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体育健身指导方面
近年来,我旗不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全旗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壮大,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体育健身活动方面
每年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充分利用法定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冰雪系列活动、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环城混合接力、健身跑、徒步等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项目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传统项目向健步走、自行车、马拉松等户外运动等时尚新兴项目拓展。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职工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苏木镇足球赛等。
(五)体育健身环境方面
西乌珠穆沁旗已形成以旗体育馆,老年人活动中心2个多功能综合性活动场所为中心,生态公园、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巴拉嘎尔湖公园等场地为支撑的户外健身场地设施,以社区、嘎查活动室为基础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系,满足了全旗群众公共文化体育基本需求。
(六)政策和经费保障
2016年以来,旗政府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民生工程、聚力工程、生态工程,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等创建测评体系,建立完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领导协调机制,政府各部门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按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每年积极向上级申请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场馆、公共体育设施等全民健身项目经费。加强财政保障,每年政府拨付的全民健身活动经费每年人均保持在2元以上,保障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与经验
(一)特色工作
将足球运动纳入全民健身大格局中,广泛开展五人制、七人制和特色足球(草原足球、雪地足球)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足球活动,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我旗现有标准足球场地4个,7人制标准场地4个,5人制足球场地2个。连续举办六届“乌珠穆沁杯”苏木镇男子足球比赛、两届五人制笼式足球邀请赛等活动。夺录足球俱乐部在全盟5人制足球比赛、“盟长杯”职工足球比赛、全盟第三届、第五届足球锦标赛中均获得冠军,并代表锡林郭勒盟参加2018—2019内蒙古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上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发展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扩大足球运动群众基础,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足球人口逐年增加,足球运动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运动项目。
(二)基本经验
充分利用草原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人文特色,深入挖掘“体育+旅游”的潜力,精心打造民族体育品牌活动,成功举办六届中国白马之乡文化节、十一届铁木真国际山地车挑战赛、十届铁木真国际草原马拉松挑战赛、十五届银色西乌珠穆沁—冰雪那达慕节、八省区首届蒙古族传统智力运动会等的大型国际赛事与民族特色文化体育活动,用体育的平台彰显西乌的生态、文化、历史特色。
(三)存在不足
虽然全旗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矛盾较为突出。一是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群众健身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牧区体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苏木镇体育改革发展缺乏有效指导。二是健身场所和设施还需完善。近年来虽然增加了一批健身场所和设施,但与城镇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
“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
(二)重点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打造一批群众参与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扶持推广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丰富社会足球赛事,不断提升足球运动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开展惠民便民的冰雪赛事活动。
(三)保障措施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的要求,将全民健身事业依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纳入人民政府届满时的工作评估内容。依法建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机制,在资金、场地、机构、人员和责任等方面形成支持有方、保障有力的格局。